备受瞩目的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落地在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一个专属新平台。大约两个月前,证监会公示首批9家“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方案通过备案。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北京推进专板建设,加快打造创新金融服务“试验田”。目前,“北京专板”的管理制度体系、核心服务内容和建设运营准备工作均已就绪。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北京证监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共同指导建立。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将于8月24日正式开板,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
“‘北京专板’将突出加强与北交所的合作对接,有针对性地支持我市中小企业优先在‘家门口’的交易所挂牌上市。”苏国斌介绍,这一平台将发挥专板上市“蓄水池”作用,全力支持北交所实现高质量扩容,加快探索挂牌绿色通道、公示审查“白名单”等制度率先在北京落地。
苏国斌指出,下一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扶持力度,计划至2023年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0家以上,目前该目标已基本完成。
2023年7月14日,工信部披露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以及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审通过名单,北京市共有243家中小企业进入公示名单。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23家。其中,含公示的第五批、复核通过的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小巨人”企业居全国各城市第一。
苏国斌表示,未来将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做优、做强,催生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补短板、锻长板的单项冠军或者配套专家企业。
谈优势
企业聚焦“高精尖”,平均深耕特定细分市场超13年
贝壳财经:目前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如何?至“十四五”末,北京将打造怎样的“专精特新”格局?
苏国斌: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呈现深耕主业、聚焦“高精尖”、创新能力显著、经营表现优异、受资本市场青睐的特征。近八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在95%以上,平均深耕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超13年,远高于全市中小企业3年左右的平均寿命;超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设备、医药健康和新材料领域;超三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在20%至40%区间,超四成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15%,户均发明专利约10项;上年度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超1.3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约18%。
截至6月底,“专精特新”企业新增8家上市,占比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7%;16家新三板挂牌,占比全市新增挂牌公司80%。截至目前,北京“专精特新”企业中有17家在北交所上市。
下一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扶持力度,计划至2023年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0家以上,目前该目标已基本完成;推动“‘专精特新’十大强企行动”专项政策落实落细,组织相关部门、各区做好政策和任务分解工作,明确政策办理流程和路径;从创新引领、数字化转型、大中小融通发展、技术产品应用场景育新、融资支持等方面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系统性服务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做优、做强,催生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补短板、锻长板的单项冠军或者配套专家企业。
贝壳财经:北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各区也跑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不同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北京各区的“专精特新”产业发展有怎样的特色,呈现出哪些特点?
苏国斌:从区域分布情况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布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海淀区占比34%、朝阳区占比11%、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比9%,合计占比54%;第二梯队昌平区、丰台区和顺义区各占比约6%-7%左右,大兴、通州、石景山和西城各占比约3%至4%左右,合计占比34%;第三梯队东城、密云、房山、怀柔、门头沟、平谷和延庆区各占比约1%至2%左右,合计占比11%。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占比43%,制造业占比2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18%,三类行业类型占比合计近90%。
谈扶持
“北京专板”多项创新业务试点,打造政策示范高地
贝壳财经:“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出台了多个举措,目前实施情况如何?
苏国斌:6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印发《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京经信发〔2023〕25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目前正在推动“‘专精特新’十大强企行动”专项政策落实落细,组织相关部门、各区做好政策和任务分解工作,明确政策办理流程和路径,责任到人,按月汇总政策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督办。
贝壳财经:为了更好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打通企业融资上市的“堵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从“政策、融资、服务、上市、创新”五个方面打造“12345”“专精特新”服务体系,也组织过多场次路演,当前这一服务体系取得了哪些成效?
苏国斌:取得成效明显: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6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印发《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京经信发〔2023〕25号),实施创新领航、融通入链、场景育新、千亿畅融、数智转型、挂牌倍增、专利护航、京才荟聚、品牌点亮、服务聚合十大强企行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二是加强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持续实施中小企业“畅融工程”,打造涵盖信贷、担保的全方位融资服务体系,截至5月底,“专精特新贷”贷款余额1326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3389家次;“专精特新保”担保规模203.74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2463家次。
三是开展储备工程,做好上市培育。举办11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训走进各区活动,参训企业超1000家。联合深交所、北股交举办2场“专精特新”企业股权融资路演活动,聚焦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细分领域。
四是全国首批试点,推进专板建设。牵头制定《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于6月30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复首批试点备案实施。“北京专板”集成了新三板绿色通道、基金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多项创新业务试点,打造政策示范高地,聚力支持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发挥上市“蓄水池”作用。
五是推动高校就业,实施人才专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北京市人社局,举办北京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三场“专精特新”企业走进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联合市人才局,研究制定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引进专项工作方案,紧密沟通协商,持续调整优化人才专项方案内容。
六是加强展览展示,推动供需对接。聚焦“数智北京引领未来”主题,组织26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数据安全等行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参加第18届中博会,集中展示数字经济领域产品及技术30余项。通过展览展示,聚合政府、媒体及社会各方的优质资源,拓展“专精特新”企业更广阔的产业合作机会。
七是强化政策宣传,加强精准服务。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北京卫视与北京银行合作推出《“专精特新”研究院》系列节目,解密“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历程与取得成就,全网视频播放量超3亿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媒体集中报道。联合猎聘公司举办第一期“专精特新”直播带岗活动,精确对接“专精特新”企业与求职人才,线上观看超1万人次。
谈落地
加快探索挂牌绿色通道等制度,支持中小企业优先在“家门口”上市
贝壳财经:备受关注的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落地在即,目前筹备情况如何,预计何时正式开板?
苏国斌:目前“北京专板”的管理制度体系、核心服务内容和建设运营准备工作均已就绪,预计8月24日正式开板。
贝壳财经: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会有哪些特色的机制和体系?
苏国斌:特色方面,一是着力打造政策高地。专板将在全力推动入板程序简化、信息非必要不披露、股权激励免清理等突破性政策在北京落地见效的基础上,集成认股权综合服务、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等多个“全国首家”创新业务试点,加快打造创新金融服务“试验田”,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债和优先股票发行、融资金额合并计算等更多突破性政策在北京先行先试。
同时,实施“千亿畅融”行动,加大“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实施“挂牌倍增”行动,对进入北京板规范层、培育层的优质企业给予奖励支持。
二是全力支持北交所发展。“北京专板”将突出加强与北交所的合作对接,协同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发掘培育力度,从优质企业名单共享推送、人员双向挂职交流、联合开展重点企业上市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支持我市中小企业优先在“家门口”的交易所挂牌上市,发挥专板上市“蓄水池”作用,全力支持北交所实现高质量扩容;加快探索挂牌绿色通道、公示审查“白名单”等制度率先在北京落地。
三是大力推动“链上建板”。以长安链为底层设施,将信息采集、精准画像、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流转数据和分析结果链上化,保证业务数据真实、不易泄露、不可篡改;积极探索与中国结算、全国股转系统及证券交易所的系统级对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企业挂牌上市效率;依托区块链系统,为央地金融监管部门实时动态监管和穿透监管提供有效保障,确保业务规模可控,风险可追溯,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
四是聚力强化核心服务。
“北京专板”将充分利用北京市基金、券商、银行等金融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汇聚优质市场化服务力量,打造集公益政策咨询、股债融资赋能、大中小融通对接、并购重组服务、上市规范辅导、挂牌绿色通道于一体的“六位一体”核心服务体系,共同为我市79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632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众多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有效的综合金融服务,树立首都金融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样板”。
贝壳财经:北京“专精特新”专板首批大约多少家企业登陆,以及将有哪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先发优势的投融资机制创新政策?
苏国斌:首批50余家企业将登陆专板,专板将成为全国首家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全国首家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
贝壳财经:按照建设方案,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扩容速度颇为醒目。为了引领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迈进,全市各区应该如何为企业提供支持,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
苏国斌: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支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企业也要把握新发展机遇,积极入板培育,沿着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创新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